云旅游帶動VR全景小程序創(chuàng)新應用
2022-06-21
來源:國企雜志
云旅游至今也尚未探索出配套盈利模式。可以預見的是,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線下旅游更為重要。
“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,距西寧市115公里……”
點開“靈秀尖扎”VR全景旅游小程序的“坎布拉景區(qū)”選項時,這段景區(qū)介紹詞便隨著逐漸展開的坎布拉航拍畫面徐徐播放了出來。
這一小程序由坎布拉景區(qū)所在的尖扎縣文旅局開通,小程序以實拍真景的方式呈現了坎布拉景區(qū)的李家峽大壩、金龜戲水、坎布拉原始森林、佛手問天、阿瓊南宗峰等旅游景點。這也是當地探索“云旅游”的一項重要創(chuàng)新。
“云旅游”概念發(fā)軔于本世紀初,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(fā)展逐漸成為現實。但應該承認,云旅游至今仍處在萌芽階段。
據中國旅游業(yè)統(tǒng)計公報資料顯示,2020年國內旅游收入已從2019年的60.06萬億元下降至28.19萬億元,這是國內旅游業(yè)近10年發(fā)展以來的首次收入下滑,而且?guī)缀跏菙嘌率较禄?,直接原因就是新冠疫情的暴發(fā)。到2021年,國內旅游收入稍有回升,但也僅是增長到34.31萬億元,勉強才超過2013年的收入值。
在疫情的影響之下,遭遇嚴重打擊的旅游業(yè)需要調整布局,相關從業(yè)者也必須改變舊有觀念。于是,云旅游成為了破局之舉。
2022年3月25日,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(fā)布了關于開展2022年“中國旅游日”活動的通知。為兼顧疫情防控與恢復、發(fā)展旅游市場,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探索“云旅游”這一線上旅游新形式。
基于此,中國旅游集團旅行服務有限公司(下稱“中旅”)推出了一系列線上“云游”活動。如在“中國旅游課程”(為文旅部組織建設、由中旅承辦的線上學習平臺)上線了“中國博物館奇妙之旅”主題課程。此次課程推出了全新“云游”線路,通過深挖北京、敦煌、西安、洛陽、鄭州、成都、蘇州、上海等八座城市的博物館資源,將故宮博物院、中國國家博物館、中國工藝美術館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、莫高窟、陜西歷史博物館、秦始皇帝陵博物館、河南博物院、三星堆博物館、上海博物館、蘇州博物館等11座博物館的歷史典藏、樂團表演和科技體驗項目融匯其中。
該課程旨在打破空間距離,以視頻展示、VR觀展、虛擬體驗等交互形式展示中華文化。以“全景故宮”體驗項目為例,項目可以帶領遠方的游客“走進”宮殿,近觀中國古代建筑瑰寶的細節(jié)之美;再如“數字敦煌”體驗項目能帶領游客走進莫高窟,欣賞精美絕倫的彩塑和壁畫;又如“華夏古樂團”和《唐宮夜宴》的精彩表演足以完美還原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和樂舞場景,為“云游客”展開中華大地萬古江河的壯闊畫卷。
如今,多家旅游企業(yè)已試水云旅游。
旅游享受的是身臨其境的感覺,產生這一感覺有兩種形式:一是身游其境;一是神游其境。云旅游所提供的就是在無法實現“身游”的情況下滿足人們的“神游”需求。
但必須承認的是,目前支持“云旅游”的技術尚不足以完全滿足人們的“神游”需求,因為它還無法全景全時地再現美景。
“‘云旅游’是我們發(fā)展的一個方向,但它只能作為一個營銷的重點手段,因為它所能展示的內容是很有限的。比如丹霞地貌。丹霞地貌每個季節(jié)、每個月份甚至每天都不一樣,若遇陰晴雨雪乃至出彩虹,景觀更有差異。我無法想象‘碧水映丹山’能被‘云旅游’。至于觀測水壩泄洪、身臨玻璃棧道的震撼感受,則更不是僅靠線上游覽便能體會的?!笨膊祭皡^(qū)項目負責人、中鐵資源熱貢公司副總經理潘持卿對《企業(yè)觀察報》說。
不僅如此,云旅游至今也尚未探索出配套盈利模式。
“景區(qū)的收入并不只是門票,文創(chuàng)產品以及土特產銷售也是一大收入來源。而坎布拉景區(qū)的主要收入更是車、船兩項,我們今年又購進了電力驅動的十艘快艇和一艘大船,在未來開園營業(yè)后,將一并投入使用,服務于游客觀光?!迸顺智湔f,“如果四方游客僅是以‘云旅游’的形式游覽坎布拉景區(qū),那我們的主要收入無疑會大受打擊,而且這一損失絕不是靠線上帶貨或線上門票所能彌補的。對于我們未來的發(fā)展,‘云旅游’獨木難支。我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并未‘躺平’,而是加大建設基礎設施的力度,完善旅游景區(qū)基礎設施和安全設施,提升景區(qū)接待能力和配套功能,積極為抗疫勝利后的復工復產做準備?!?/p>
潘持卿認為,在現階段,云旅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:宣傳、體驗旅游項目,快速搜集大數據信息、及時了解游客需求,從而推動旅游業(yè)良性發(fā)展。未來,當相關技術更加完備之后,云旅游的發(fā)展空間才會真正到來。
“不知你們有沒有看過一份‘最受疫情打擊的十大行業(yè)名單’,旅游業(yè)‘榮登榜首’?!泵鎸σ咔?,潘持卿只能自我解嘲。
多名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旅游業(yè)今后要靠“兩條腿”走路,即線上旅游 線下旅游。但可以預見的是,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線下旅游更為重要。
即便是在疫情防控期間,中旅也在盡力拓展線下業(yè)務空間。
今年,中旅依托文化遺址、非遺體驗項目等文化資源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文旅活動,并創(chuàng)新研發(fā)了多款親子體驗類產品,力求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游業(yè)態(tài)融合,打造新式特色文化之旅。中旅重點圍繞粵港澳大區(qū)推出了“讀懂廣州文化之旅再出發(fā)”活動和“寶藏南沙”活動。這兩個旅游產品整合了廣州、南沙傳統(tǒng)景區(qū)和網紅地標,邀請游客共賞廣州生態(tài)之美、文化之美,滿足旅游者文化旅游需求。
此外,中旅還將文化資源與旅游產品進行有機融合,借助博物館、非遺館、旅游景區(qū)等豐富的文旅產品推出了“親子騎游——京劇尋根之旅”京劇文化沉浸式體驗產品,“二十四節(jié)氣之——谷雨小課堂非遺毛猴手作青團”,“二十四節(jié)氣之——立夏日紅樓大觀”等非遺文化體驗產品和“孔子曰——孔廟國子監(jiān)之行”“北?!闼恢赖膱F城”等親子教育類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