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旅融合賦能雪域高原
2025-08-25
來源: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
曾經,西藏是許多人心中遙不可及的“世界屋脊”;今天,這片雪域高原已成為年接待游客超3000萬人次的全球旅游熱土。2025年8月,拉薩八廓街非遺體驗館內游人如織,游客們正親手填繪唐卡金線、揉制藏香、體驗氆氌織造等傳統(tǒng)工藝。
新中國成立初期,進出西藏主要靠人背畜馱。1954年,川藏、青藏公路建成通車,創(chuàng)造了人類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。進入新時代,西藏初步建立起涵蓋公路、鐵路、航空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2.49萬公里,所有鄉(xiāng)鎮(zhèn)和建制村實現100%通車。
民航事業(yè)迅速發(fā)展,全區(qū)機場數量由1965年的1座增加到如今的8座,航線由1條擴展至193條,通航城市達81個。航空網絡實現了國內主要城市及援藏省份全覆蓋,甚至延伸至尼泊爾、新加坡等國家。2021年,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建成通車。拉林鐵路結束了藏東南不通鐵路的歷史,構筑起拉薩、山南、林芝三地間的“3小時經濟圈”。
硬件通達的同時,旅游服務設施也日臻完善。截至2024年底,西藏擁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(qū)1個(林芝魯朗)、A級旅游景區(qū)174處(其中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ū)5處)。星級賓館飯店162家,旅行社459家,專職導游2725名。高原特色旅游飯店、汽車營地、旅游廁所等項目建設持續(xù)推進,旅游接待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。為破解旅游旺季、淡季發(fā)展不平衡的問題,西藏自2018年起推出“冬游西藏”優(yōu)惠政策,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對全區(qū)A級旅游景區(qū)實行門票全免等措施,大力推動“淡季不淡”。四季常游的實現進一步提高了旅游資源利用率,也讓游客能夠全年領略“醉美西藏”的不同風貌。
西藏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,為旅游業(yè)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全區(qū)大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通過實施“八大工程”等,切實使文化和旅游不斷交融,提升旅游的厚度和底蘊。
西藏重建、擴建了一批紅色遺址,新建了一批革命歷史紀念館、黨史館、軍史館以及博物館、展覽館等景區(qū)景點。截至2024年,全區(qū)各類博物館、陳列館、紀念館總數達43個。
各地富有民族特色的節(jié)慶活動也成為文旅融合的新名片,如2025年西藏林芝舉辦的第二十二屆桃花旅游文化節(jié),帶動當地鄉(xiāng)村旅游和農牧民增收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成為西藏旅游的新亮點。從珠峰腳下的定日縣到藏東南的林芝,西藏各地的非遺主題民宿如格?;ò憔`放,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村寨、體驗非遺項目。
在山南市乃東區(qū)昌珠鎮(zhèn)扎西曲登社區(qū),藏戲元素隨處可見。這里被譽為“藏戲第一村”,雅礱扎西雪巴藏戲傳承600多年,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。扎西曲登社區(qū)成立藏戲團,打造“藏戲第一村、高原漫生活”民宿群落,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發(fā)展之路。這里的民宿從最初7戶22張床位,發(fā)展到85戶744張床位。大型實景劇《文成公主》是西藏文旅融合的成功范例之一。截至2025年7月,這部在拉薩上演的歷史題材劇已演出超2200場,成為許多游客在拉薩的“必選項目”。
旅游業(yè)的蓬勃發(fā)展,直接帶動了當地經濟快速增長和農牧民增收致富。2025年上半年,全區(qū)接待國內外游客3128.48萬人次,同比增長11.67%,實現旅游總花費315.52億元,同比增長10.18%。同期,文旅產業(yè)整體產值達77.24億元,各類活動超5.3萬場次,增長21.2%。旅游業(yè)已經成為西藏經濟新的增長極和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。
西藏大力發(fā)展全域旅游、鄉(xiāng)村旅游,吸引眾多農牧民吃上了“旅游飯”。截至2022年底,全區(qū)已有2377家家庭旅館(民宿),農牧民直接和間接參與鄉(xiāng)村旅游就業(yè)人數達到6.4萬。以拉薩市波瑪村為例,該村打造“德吉藏家”品牌,直接帶動200余名當地群眾就業(yè),每人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,間接帶動當地群眾500余人受益,每人年均增收1萬元左右。
截至2025年6月,西藏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128.48萬人次,實現旅游總花費315.52億元。文旅產業(yè)整體產值達77.24億元,各類活動超5.3萬場次。2377家家庭旅館、6.4萬農牧民因旅游而受益。
從青藏鐵路通車到“復興號”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,從外國探險家筆下的“禁地”到千萬游客踏足的熱土。西藏旅游用60年完成了一場震撼世界的嬗變。